哪些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2023-2-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彭洋预约 http://www.360xh.com/weekly/show-htm-itemid-65468.html
说到骨质疏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骨质疏松是由于骨量低下,骨质结构被破坏所导致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的发病进程缓慢,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该病在早期很难发现,不少患者在选择治疗时,病情已经到了相对严重的地步,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所以该病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但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并不是随着年龄增加不可避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天李医生给大家提供一些在家就能自测骨质疏松风险的方法,提供一些预防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骨质疏松。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早期的警报信号
骨质疏松早期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症状的,疼痛是骨质疏松早期的警报信号。
首先,就疼痛的部位来说。不同的疼痛部位所反应的疾病也有所不同,不同的疼痛部位也可以为痛因提供一些线索。就骨质疏松而言,疼痛大多发生在腰背部以及关节处。活动后或劳动后,背部出现广泛性酸痛和沉重感,是骨质疏松的常见疼痛特点。同时,承重和活动量大的关节,如膝关节和肩关节等关节部位,也是常见的疼痛部位。
其次,就疼痛的原因来看。早期的骨质疏松所引起的疼痛多是自发性的疼痛,既没有经历任何外伤所导致的疼痛。所以,如果在没有经历过外伤撞击,所出现脊柱和关节的疼痛,也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另外,就疼痛的性质来看。骨质疏松所导致的疼痛,是由于骨骼强度下降以及骨骼炎症所带来的疼痛,这种疼痛多为弥漫性的酸痛以及胀痛。通过休息也难以缓解,所以这种疼痛还常出现在夜间休息以及安静状态下。
最后,就疼痛的强度的评分来看。早期骨质疏松的VAS(疼痛测试评分)通常在3分~6分,多是轻度和中度的疼痛,对日常的生活及休息不会有很大影响。当病情严重,特别是出现脆性骨折,患者的VAS(疼痛测试评分)可以达到8分及以上,出现重度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这是都是早期骨质疏松的疼痛信号,如果忽视这些疼痛信号,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骨质疏松的危害不容小觑!
如果上述疼痛出现反复发作,没有提高警惕,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轻则骨骼疼痛红肿,重则在轻微外力下都可能导致骨折。
随着病情的加重,一些患者出现骨骼畸形,导致弯腰驼背、身量缩短。不仅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还可能由于脊柱变形,压迫到肺部,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功能降低等情况。这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
而骨质疏松最危险的情况就是骨折。随着骨密度的下降,患者极易出现骨折。到了疾病后期,一些轻微的外力,像打个喷嚏、搬个东西弯腰站起、跳会儿广场舞等,都可能发生压缩性骨折或者微骨折。一旦出现骨折,轻则引起锐痛、难以直立行走、行动受限,重则因骨折而瘫痪甚至影响生命健康。
同时,骨质疏松及其导致的骨折,在检查和防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诊治费用,而且骨折的长期护理所消耗的时间以及费用也较大。可见,骨质疏松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经济带来的负担都是巨大的。哪些人更需要注意骨质疏松的发生呢?
哪些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1.年老体弱的人
人体的骨量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30岁之前骨量是呈增长的趋势,30岁到达“骨量高峰”。40岁以后,骨量开始降低,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到达一定年龄后(通常表现为绝经期的女性以及60岁以上的男性),骨量会呈现断崖式下降,这样就容易出现原发性骨质疏松。
2.缺少运动的人
调查显示,缺少运动的人比长期运动的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这是由于运动量少的人,骨骼及肌肉得不到锻炼,骨密度相对较低,骨骼也更加脆弱。长此以往,还会影响钙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3.生活习惯不良的人
不良生活习惯是骨质疏松的培养皿,特别是对于喜欢吸烟喝酒的人群来说,这些不良习惯不仅会影响人体对钙物质的吸收,还会导致骨骼硬度的下降,影响骨细胞的活性。同时,生活中爱吃高油高盐,爱喝浓茶咖啡的人,也会加快钙元素的流失。
4.身体偏瘦,骨架小的人
对于身体偏瘦,骨架小的人来说,骨骼硬度不够,更容易也更早患骨质疏松。而且由于过瘦,在跌倒过程中减少了肌肉的缓冲,也更容易骨折。对于这部分人,建议从30岁之后就可以适量地补充钙物质,增加骨量的储备。
5.长期服用药物的人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的强效抗炎药,抗癫痫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等药物,都容易导致骨质流失,增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在服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并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