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甲状腺囊性结节微波消融与聚桂

2020-9-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硬化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9月第3卷第17期

甲状腺囊性结节微波消融与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对比研究

蔡丽萍,吴杨,王琳,章瑞

摘要: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聚桂醇注射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临床效果。

方法:62例患者65个甲状腺囊性结节,其中33个结节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并注入聚桂醇的治疗方法,32个结节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后微波消融治疗的方法,根据治疗后囊性结节吸收缩小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比较评估两者疗效。

结果:术后12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聚桂醇组为(78.11±5.64)%、微波消融组为(90.58±1.61)%,均50%,治疗均显著有效。两组治疗经历时间分别为(10.31±2.61)分、微波消融组为(38.15±4.92)分,术后颈部有疼痛症状者聚桂醇组为1例,微波消融组为2例,有声音嘶哑症状者微波组为1例,聚桂醇组无声影嘶哑病例发生。

结论:超声引导聚桂醇注射及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均较为安全可行的,对于囊内伴有实性成分的囊性结节微波消融优于聚桂醇注射治疗,对于单纯性囊性结节两种治疗方法效果一致,且聚桂醇治疗方法简便,重复性强,费用较低廉。

关键词:

甲状腺囊性结节;微波消融;聚桂醇;临床疗效

文献编号:

-()17--04

甲状腺良性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而其中约有25%的结节为囊性为主结节[1],随着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方法的有效应用,我院对于囊性为主结节采用聚桂醇注射治疗和微波消融治疗的方法均取得了较肯定的治疗效果,现将我院两种治疗方法对甲状腺囊性结节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年1月至年5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行微波消融和聚桂醇注射治疗的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62例,结节共65个,65个结节超声表现均为形态规则,囊壁光滑,内无回声区均大于80%,囊肿直径为1.4~4.6cm,平均(4.1±1.6)cm;囊液量2.7~43.3mL,平均(9.4±2.7)mL;其中位于右侧叶34个,左侧叶29个,峡部2个,其中微波消融组33例患者33个囊性结节,男7例,女26例,年龄19~68岁,平均(45.9±7.6)岁,结节体积6.2~41.9ml,平均(15.43±7.56)ml;聚桂醇注射组29例患者32个结节,男5例,女24例,年龄21~65岁,平均(46.3±6.9)岁,结节体积6.8~42.3ml,平均(14.57±8.39)ml;两组间在男女比例、年龄及结节体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超声检查显示为无回声大于80%的囊性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声像图评估无毛刺、钙化、纵横比异常等恶性征象者;②术前均对结节内囊性及实性部分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均为良性;③有压迫症状、外观问题或心理负担而主动要求治疗者;④术前均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1.2.1仪器:西门子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东软Phoenix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7.5~10MHz。微波消融仪器:选用南京康友KY-型微波消融仪,微波发射频率MHz,消融功率35W,采用连续发射形式。硬化剂采用陕西天宇制药厂生产的聚桂醇注射液,每支10ml(mg),套管针为日本八光的18GPTC套管针。

1.2.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适当垫高肩部,颈部后仰,暴露充分。常规消毒铺巾,对双侧甲状腺作全面扫查,确定穿刺点及进针路径,2%利多卡因在体表皮下局部浸润麻醉,聚桂醇组:选择1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进针至囊性暗区中心,抽取囊液,后根据抽出囊液量注入1/4比例的聚桂醇药液保留(图1、图2、图3)。微波消融组根据甲状腺结节的位置,用生理盐水及利多卡因混合液打液体隔离带将甲状腺与颈动脉间隙、甲状腺与气管间隙、甲状腺与食管间隙及甲状腺后间隙分离,以保护上述重要结构免受热损伤,随后超声引导下穿刺,将18G的穿刺针插入结节内囊性部分,抽出囊性部分内囊液,在超声引导下再将微波消融针插入结节内部,设定输出功率为35w,进行多点、多面消融,直至结节回声显著增强,完全被强回声覆盖为止,行针道消融退针(图4、图5、图6)。术后3月、6月、12月随访检查病人囊性结节的缩小情况,记录囊性结节大小、形态、边界等超声图像特点。

1.2.3疗效评价:随访其术后第3、6、12个月囊性结节体积缩小率。体积缩小率=(术前体积一现有体积)÷术前体积×%,术后12月超声显示囊性结节液区消失或形成纤维化为治愈,结节体积缩小率>50%时为显著有效,结节体积缩小≥10%且≤50%为有效,囊肿缩小<10%为无效,同时评估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等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经历时间分别为聚桂醇组平均为(10.31±2.61)分、微波消融组为(38.15±4.92)分,聚桂醇组中1例患者出现抽吸后囊内出血,给予压迫无继续出血后终止治疗,微波消融组术中2例出血,运用微波针止血后继续治疗。术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微波组术后有声音嘶哑症状1例,经地塞米松抗水肿治疗后好转。聚桂醇组无声影嘶哑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甲状腺功能均未出现异常。术后3月、6月、12月随访检查两组病例囊肿缩小情况,两组缩小情况详见表1。随访12月超声显示囊肿液区消失或形成纤维化为治愈,术后12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聚桂醇组为(78.11±5.64)%、微波消融组为(90.28±1.61)%,均>50%,治疗均显著有效,且微波消融结节缩小总体情况优于聚桂醇注射治疗。

3

讨论

甲状腺囊性结节为甲状腺常见疾病,好发于女性,且多为良性。囊肿内部液体可为陈旧血性、黄色黏稠样、淡黄或无色清亮,部分囊内壁可见小结节实性成分[2]。甲状腺囊性结节虽多为良性,但明显的肿大可严重压迫气管导致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因此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甲状腺囊性结节传统手术治疗创伤较大[3],并发症亦较多。随着微波消融及药物注射治疗等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聚桂醇注射治疗、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疗效及各自优势,发现超声引导下抽液并注入聚桂醇及微波消融的治疗方法,均可以减低囊腔内压力,造成囊壁塌陷,加之微波消融热效应及聚桂醇药物的硬化作用均可使细胞蛋白凝固变性、细胞失活失去分泌活性[4,5],从而使得囊壁进一步收缩甚至消失,最后形成囊壁硬化、组织萎缩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分析65个甲状腺囊性结节于我院分别行甲状腺囊肿抽吸注入聚桂醇及微波消融治疗,效果均较满意,术后12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聚桂醇组(78.11±5.64)%,微波消融组为(90.58±1.61)%,均>50%,治疗显著有效。但对于囊性结节内如含有实性成分者需要多次抽吸注射聚桂醇才能达到效果满意,聚桂醇组中有3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后3个月复查结节无明显缩小,而再次给予抽吸注入聚桂醇后随访6月后囊肿逐渐缩小。随访发现对于单纯性囊性结节的患者,采用聚桂醇注射治疗及微波消融治疗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聚桂醇注射治疗费用远低于微波消融治疗,故对于单纯性囊肿应采用聚桂醇治疗的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聚桂醇组中1例患者术后出血,后给予压迫终止治疗,微波消融组术中1例出血,运用微波针止血后继续治疗。微波消融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考虑系因结节靠近喉返神经,且体积较大,消融时间长,引起喉返神经轻微灼伤,予以激素治疗,1个月后恢复。因此,在进行较长时间的消融治疗时,需建立隔离带并在消融过程中适时补充隔离带水量[6]。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液后微波消融治疗方法对甲状腺囊性含有实性成分的结节疗效优于聚桂醇注射治疗,对于单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由于微波消融时间较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液后聚桂醇注射治疗时间长且费用高,建议聚桂醇注射治疗。

硬化网

投稿邮箱:

zgyh

tytiu.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hht.com/jzxyzz/10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