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秘方甲亢不可怕,两种中医方辨证治

2020-11-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医临床学中无甲亢的病名,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病与中医学中的“瘿病”很类似。甲亢以怕热多汗、心悸易怒、多食消瘦、指舌颤抖、甲状腺肿大为中心证候,病位在颈部缨脉(即甲状腺),病变脏器波及肝、肾、心、脾、肺,而以肝肾为主。病因上既有先天禀赋不足,又有后天调理失度,更有外邪侵袭而发病。

疾病分型

1、气郁痰结型:本证型的发病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痰邪内生结聚于颈前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结块肿大,弥漫对称,肿块光滑、柔软,性急易怒,胸闷胁痛,怕热汗出,颈部憋胀,吞咽不爽,喉间有痰;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

2、气阴两虚型:本证的发病多因郁火耗伤气阴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轻度肿大或不肿大,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促多汗,心悸少寐,面色萎黄,腰膝酸软,便溏纳差,下肢浮肿,指舌颤动;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而无力。   

3、阳亢风动型:本证的发病多因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临床表现为心悸而烦,发热多汗,性急易怒,口干不欲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头晕目眩,指舌颤动,颈前肿大,目突如脱;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而有力。

4、肝胃火旺型:本证的发病多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火邪及胃,炼津生痰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大而柔软光滑,面红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口苦咽干,多食善饥,畏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头晕目眩,指舌颤动,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

5、阴虚火旺型:本证的发病多因火郁伤阴,虚火外浮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块或大或小,形体消瘦,目干睛突,面部烘热,咽干不欲饮,多食易饥,烦躁易怒,心悸汗出,头晕失眠,手指颤动,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治当滋阴降火,涤痰散结。

6、肝郁脾虚型:本证的发病多因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善太息,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纳食不佳,便稀或溏,颈前肿块或大或小,或见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心悸汗出;脉象弦滑,苔白或厚腻。

7、痰结血瘀型:本证患者病程多较长,缘由气滞痰凝、血脉瘀阻而发病。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块经久不消,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胸闷憋气,眼球突出,心烦善怒,喉间有痰,吞咽不爽,食少便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沉弦或沉涩。

8、心肝阴虚型:本证的发病多因痰气壅结、化火伤阴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心悸汗出,心烦少寐,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舌体颤动,脉弦细数。乌苏中医甲亢治疗方

医院的专家根据甲亢的临床辨证,向我们介绍了两种甲亢治疗的中药药方。

甲亢1号方

处方组成:珍珠母50g,黄柏15g,首乌藤15g,远志10g,酸枣仁15g,川芎15g,丹参15g,知母15g,泽泻15g,栀子10g,枸杞子15g,夏枯草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郁金10g。

甲亢2号方:

处方组成:太子参15g,麦冬15g,黄精15g,柏子仁15g,川芎15g,远志10g,地黄15g,白术25g,瓜蒌30g,枳壳15g,酸枣仁15g,龙眼肉15g,郁金10g。

两种中药方是医院专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拟定的经验方,方中药物以益气养阴、涤痰散结功效为主,在用于甲亢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生活保健

1.饮食合理健康

甲亢病人建议可适当的食用各种含淀粉的食物,常见如:米饭、面条、馒头、土豆、南瓜等;同时各种新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也要合理食用,如牛奶、豆浆、坚果类等。另外,烟和酒都有兴奋作用,对甲亢患者有不良影响,故应避免。

2.保持良好心态

心态对于疾病恢复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是预防甲亢疾病的最佳方法。一旦患者甲亢,患者首先竖立信心,切忌低沉消极。因为不良情绪的精神刺激会直接的加重甲亢的病情。患者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学会给自己减压

甲亢疾病的逐渐年轻化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专家分析认为不少年轻的甲亢患者,往往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忙碌的工作让自己长期陷于一个紧致忙碌抑郁的状态中。这个因素导致了自身免疫调节的异常,造成过度分泌的高代谢综合征。因此建议甲亢病人科学合理的安排安排好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乐观正确的面对私人情感及家庭问题,避免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惊慌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多注意劳逸结合,从而有效的控制病情。同时鼓励患者积极的参与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医院专家提示:该方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诊疗后方可使用,不可擅自服用。(想要了解更多乌苏中医特色秘方可以点击本篇文章底部“阅读原文”)。

每日秘方

秋季燥邪伤肺,容易久咳不愈,试试瑶药润肺安神养生汤

养生好物

慢性胃病患者的秋冬“养胃法则”

中医体质

血瘀质:皮肤干燥、痤疮、莫名其妙有瘀斑?出现这些问题可能你是血瘀体质!

每日秘方

瑶族月子药浴,产后妈妈的美丽新选择

每日秘方

脑中风患者的食疗秘方——“瑶药醒脑愈瘫汤”

秘方汇会从各家中医(民族)医院搜集大家关心的各种秘方,并向大家分享,我们致力于搜寻真实有效的秘方。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hht.com/jzxyzz/10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