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代谢紊乱或令甲状腺术后ldquo低
2020-8-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95.html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导读:最近,一项发表于JAMA子刊的研究表明,镁代谢紊乱与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短期及长期)的发生密切相关,这提示对于镁代谢紊乱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可能是预防此类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暂时性低钙血症是甲状腺全切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此类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确定与术后低钙血症风险增加相关的可改变因素具有重要价值。本项发表于JAMA子刊的一项研究表明,镁代谢紊乱可大幅增加术后低钙血症的风险,提示对于此类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的必要性。
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数据来源于MarketScan商业索赔和Encounters数据库,研究共纳入了名18-65岁,于年1月1日-年12月31日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的患者。科研人员利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对影响术后短期和长期的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目的是确定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低钙血症的发生与镁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
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低钙血症较为普遍
纳入的名患者中,81.6%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6.5岁(18-64岁),40岁或以上占比70.6%,因恶性肿瘤行手术的居多(50.2%),其次为甲状腺肿(37.8%)。其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占比3.7%,镁代谢紊乱患者占比2.1%,磷代谢紊乱占比0.3%,更年期女性占比0.9%。
术后30天:术后30天时,19.1%的患者出现了低钙血症。其中在女性,18-39岁(33.8%vs.28.4%)、维生素D缺乏(6.4%vs.3.1%)、镁代谢紊乱(7.4%vs.0.8%)、磷(1.2%vs.0.1%)代谢紊乱、甲状腺炎(11.8%vs.10.2%)、伴有两种以上合并症患者(8.2%vs.6.7%)中更为常见。此外,3.9%的患者在30天内再次住院,低钙血症组30天内再入院率高于无低钙血症组(11.1%vs2.3%)。
术后6个月、12个月:术后6个月,低钙血症患病率降至5.3%,12个月时降至4.4%。与术后初期相比,术后6个月低钙血症的发病率降低90.0%,术后1年降低了93%。
8倍、25倍,镁代谢紊乱或令术后低钙血症风险大幅增加
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镁代谢紊乱与患者发生术后低钙血症独立相关,此类患者发生短期及长期低钙血症的风险分别是一般人群的8.4倍和25.23倍。在所有相关因素中,镁代谢紊乱与患者发生术后低钙血症的相关性最高,也就是说,虽然镁代谢紊乱人群占比较低,但这些人发生此类并发症的风险是最高的。
除此之外,与术后发生短期或长期低钙血症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还包括:RLN损伤(短期:OR1.49;长期:OR2.04),女性(短期:OR1.39;长期:OR1.69),因恶性肿瘤手术(短期:OR1.32;长期:OR1.17),伴有甲状腺炎(短期:OR1.48;长期:OR1.60),维生素D缺乏(短期:OR1.96;长期:OR3.72),行颈清扫术(短期:OR1.15;长期:OR1.25)、术中甲状旁腺(短期:OR1.58;长期:OR2.05)或RLN损伤(短期:OR1.49;长期:OR2.04)。但40岁以上患者风险显著低于年轻患者(短期:OR0.83;长期:OR0.73)。
对镁代谢紊乱患者应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数据表明,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情况较为常见,但大多会在术后1年消失。此外,研究发现甲状腺炎、维生素D缺乏、行颈清扫术、术中甲状旁腺或RLN损伤以及镁代谢紊乱与围手术期和永久性低钙血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其中,镁代谢紊乱与术后发生短期以及长期低钙血症独立相关,并且带来的风险是最大的(短期8倍,长期25倍)。
目前,降低术后低钙血症风险的建议除了常规的术后补钙外,还包括甲状旁腺意外切除或血供破坏的快速识别,并尽快进行自体移植。本项研究表明,对镁代谢紊乱的患者应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可显著降低此类人群术后的低钙血症风险。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LiuRH,RazaviCR,ChangHY,etal.AssociationofHypocalcemiaandMagnesiumDisordersWithThyroidectomyinCommerciallyInsuredPatients.JAMAOtolaryngolHeadNeckSurg..DOI:10./jama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