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病甲状腺类疾病的中医论治
2017-6-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导语
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且结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病机多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所致的一种疾病。结块初见可如指头或樱桃般大小,一般发展速度缓慢,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袋,触之多柔软、光滑,病程日久则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甲状腺类疾病属此范畴。
瘿病的成因:1.地理环境境(现代医学推知属缺碘性地方);2.精神因素(瘿病的形成与喜怒无常,忧思郁郁有关,结块会随忧愁情绪变化而消长)。
中医辩证论治
1.痰浊阻滞证
治法为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首选软坚散结类药物如海藻、昆布、海带等。金代《儒门事亲》记载用海带、海藻、海蛤、昆布、连翘等药物制作化瘿丹;宋代《太平圣惠方》记载使用了海带、昆布、海藻等制成“治瘿气经久不消,神效方”;元代《卫生宝鉴》的用含海带、贝母的海带丸治瘿气久不消;明代《证治准绳》曰“治瘿瘤结硬,守瘿丸”亦用到海藻、昆布。可见此法已被各代医家认可。《神农本草经》提出海藻有治疗瘿瘤气的功效;《本草经疏》中记载昆布“东垣云: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正咸能软坚也”,此盖为医家选药之理论耶!此类方中所含药物经现代研究多数为高含碘中药,如海带,海藻,昆布。
2.肝郁气滞证
治法为疏肝理气消瘿,当用陈皮、柴胡、槟榔、青皮、香附、木香等疏肝理气药。治疗瘿气,古有“顺气为先”之训,即疏肝气,健脾运。如《外台秘要》疗瘿细气方、深师苏子膏疗气瘿方;《外科正宗》提及:瘿瘤初起,元气实者海藻玉壶汤”;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而生气瘿肉瘤用十全流气饮。以上方剂中均用了理气药,旨在治疗肝气郁滞不通的气滞痰凝类瘿病。
3.痰结血瘀证
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方中多用当归、川芎、青皮、陈皮等理气活血化痰药物。《外科正宗》的海藻玉壶汤中用当归养血、川芎活血,青皮理气、陈皮化痰,共同起到消除瘿之结肿的作用;《外台秘要》范汪疗五瘿方中的倒挂草;《外科正宗·瘿瘤论》用白芍、当归、川芎、红花等养血、活血、散瘀类药物组成的活血散瘀汤中,均为此法理的体现。
4.肝火旺盛证
治法为清肝泻火、消瘿散结,古代医家喜用苦寒药物如龙胆草、黄芩、栀子、夏枯草等以泻其火,同时配用清热解毒药如白蔹、白头翁、连翘、水牛角、松萝等来消痈散结,用以治疗肝火旺盛,烦燥易怒型瘿病。如《普济方》中记载使用白头翁、通草、玄参、连翘子、白蔹等药物组成必效主气瘿方;《太平圣惠方》记载使用含有木通、松萝、白蔹等药物的木通散方给颈部生结囊,将要成瘿的患者服用。《外科正宗》指出用清肝芦荟丸治恼怒伤肝,遇怒则痛型瘿瘤。《本草纲目》指出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并使用“常把镜自照,觉消便停饮”“以线逐日度之,乃知其效也”的方法观察疗效。
5.心肝阴虚证
治法为滋阴降火、宁心柔肝,选药多为滋阴降火散结类。如《神农本草经》载玄参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证类本草》亦言“玄参,一名逐马,味苦,散瘤瘿瘰疠”;《外科正宗》用芩连二母丸治瘿病;《典术》有“服食天门冬治瘿除百病”。
6.气阴两虚证
治法为益气养阴,用药多为人参、黄芪、茯苓。《圣济总录》记载用人参、茯苓等药物组成的茯苓汤治瘿气咽喉肿塞;用含的黄芪的通气丸治瘿病;《外科正宗》中顺气归脾丸茯神、白术、黄芪、人参,均体现益气生血,健脾益气法治瘿病。现代临床研究的芪夏消瘿合剂中亦用黄芪,炒白芍,玄参等药益气健脾,养阴柔肝来消瘿;根据此法,在临床上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取得了显著疗效。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姜德友,曲晓雪《瘿病的中医证治》,由湖南经典与临床工作室创作编辑。尊重劳动与知识,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专业的团队,强大的技术能力,以弘扬国粹、发展经典、推广中医为己任,服务广大患者!
治白癜风专业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