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知多少
2018-5-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初,单位体检后我的同事小Q伤心的留下了眼泪,原因是体检B超查出甲状腺结节。小Q哭的实在太伤心,这让原本正举着鸡腿啃的小编也陷入了一种悲伤的情绪,因为小编我也刚查出了甲状腺双侧结节。当时的心情真的不可描述,我相信大多数人在被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微妙的焦虑感。于是,小编走上了一条对抗甲状腺结节的自我救赎的道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十分常见,超声检查约有20%~70%的人可以发现甲状腺中有结节,尤其是女性,患甲状腺结节的概率远高于男性。
实际上,“结节”只是对形态的描述,一般大于3cm者称为包块,小于3cm者叫结节。甲状腺结节分为不同类型,简单的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者占绝大多数,恶性者不足1%;依据病因甲状腺结节又可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炎性结节(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瘤(良性肿瘤、甲状腺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一部分、转移癌)等;依据结节多少又可分为:单发、多发。甲状腺结节的发病与遗传、X线、碘摄入量有关。
处变不惊,科学判断——良性or恶性?
发现甲状腺有结节,首先不要慌张,因为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当甲状腺结节伴有下列情况时,则需要警惕恶性的可能:①男性或者小儿甲状腺结节。研究表明,虽然甲状腺结节好发于女性,但男性和小儿的结节恶性可能性更大,尤其是儿童的结节更应该引起重视;②甲状腺结节直径超过50px,形状不规整、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而且没有触痛;③存在多年的甲状腺结节,在一个月内明显增大;④甲状腺结节活动度差,且吞咽时基本不活动,说明结节和颈部软组织有粘连;⑤甲状腺结节同时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周围组织被侵犯现象者;⑥有头部或颈部的放射线照射诊断及治疗史者,尤其是青少年,可能性更大;⑦伴有质硬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不缩小者;⑧长期腹泻而无浓血便、常伴面部潮红或多发性黏膜神经瘤者。但这些临床诊断并不绝对,唯有科学的检查才能得出最可信的结论。
(1)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首先行TSH测定,如果TSH低于正常,下一步行甲状腺核素显像,以判断结节是否为功能性。因为除极少数的甲状腺滤泡性腺癌表现为热结节外,功能性结节绝大多数均为良性病变,因此,显像确定为功能性者一般不需要再行细胞学检查。如果TSH正常或增高,应做甲状腺超声或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甲状腺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有甲状腺癌可能性的影像学特点:I有沙砾样钙化;II结节回声低;III结节内部血流丰富、紊乱;IV结节边界不规则并向周边浸润;V横截面前后径大于左右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项指标提示恶性病变的特异性高,因此,单独一项特征不足以诊断恶性病变,如果同时存在2种以上特征时,或低回声结节中合并上述一项特征时,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会显著提高。
(3)穿刺活检(FNAC)
甲状腺FNAC是一种快捷、准确、安全、创伤小的检查方法。在B超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FNAC,以便得出准确结论。
防微杜渐,水滴石穿——预防与控制
(1)注意饮食
宜吃食物:
①适当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干贝、海蜇、海参、龙虾、甲鱼等。②多吃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包括菱、油菜、芥菜、猕猴桃等。③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红枣、山药和新鲜水果等。
忌吃食物:
①忌烟、酒。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花椒、辣椒、桂皮等。③忌肥腻、油煎食物。
(2)良好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早睡早起不熬夜,散步跑步多锻炼。
(3)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加重甲状腺的负担,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此以往甲状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化学刺激或病菌病毒侵犯时,就容易发生病变。因此,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这也是预防和控制甲状腺结节方法。
(4)远离污染
我们日常居住的环境与甲状腺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外界环境因素,如空气、土壤、水以及食物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都会刺激甲状腺。要预防甲状腺的发生,那么防止环境污染,远离有害化学物质,对于预防和控制甲状腺疾病有重要意义。
(5)良好情绪
控制情绪,豁达胸襟。不重得失,纠结小事。
(6)药物控制
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一定要及时就诊。向专业医生获取正确的解决方案。大忌不经医嘱,随意乱服药。偏听偏信“小偏方”“消节神药”。不正确的治疗方向或者是不合格的药物都会产生反效果。
小编这一年来也没有服药,只是注意饮食,早睡早起,多走路,年检查的时候结节就变小了,两侧都只有1.5mm×1.5mm。所以查出甲状腺结节不要慌,科学的诊断,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严格自律,规范日常生活都能很好地控制病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