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症
2022-8-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胸骨后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气管受压移位、呼吸困难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胸骨后纵隔区域的甲状腺肿,发生率占甲状腺肿的1%~15%,产生较大差别的原因考虑与诊断标准有关。胸骨后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所患的疾病一样,可以是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炎性疾病和甲状腺癌等。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为6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3~4)。肿瘤生长速度缓慢,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有症状者多与增大的甲状腺肿压迫胸内器官有关。症状严重程度与肿瘤大小、部位和生长速度、是否压迫邻近器官有关。
1.压迫气管可发生干咳、胸闷、呼吸困难,并发气管软化可发生窒息。
2.压迫食管可引起憋气及吞咽困难。
3.压迫上腔静脉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头及颈部静脉充血及前胸壁浅静脉曲张。
4.压迫喉返神经会造成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5.颈交感神经受累可致霍纳(Homer)综合征。
6.异位胸内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机会较多,若颈部甲状腺无肿块或肿大,纵隔、胸内有肿块,又有甲亢症状,则多为胸内甲状腺肿或肿瘤合并甲亢。
诊断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可依靠以下几点。
1.症状
由于胸骨后甲状腺的特定位置,很容易造成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特别是对气管、食管、神经以及血管的压迫,从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2.体格检查
可见甲状腺肿大,而甲状腺的下极不能触及,往往伴随气管的移位。
3.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后前位、甲状腺CT扫描及MRI等,甲状腺B超对判断甲状腺的囊实性及深入胸腔的深度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
4.核素扫描
纵隔甲状腺射碘能力往往减少,扫描有时不能发现,故诊断价值有限。
治疗编辑播报
胸骨后甲状腺肿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即使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常规的手术切除可以防止由于恶变及出血等因素引起的急性压迫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选择原则:首先行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若有恶变或粘连严重时,再加胸骨正中切开,若甲状腺肿完全在胸内则可行开胸手术。
有继发性甲亢者,术前应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待准备充分后方行手术。
本例病人,75岁,女性,因呼吸困难入院。经过入院检查,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瘤,致气管受压移位,并部分气管狭窄,导致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医院两腺外科,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几乎零出血,术后病人呼吸显著改善。术后3天拔出引流管出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