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不一样,做完手术还要注意这三点
2021-12-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甲状腺术后,治疗有讲究。做好甲状腺癌手术只是治愈甲状腺癌的关键步骤和核心环节,所有患者术后宜辅助采用个体化程度不一的终身内分泌抑制治疗,部分较严重的患者,特别是有中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还需进行碘-治疗,才能够总体降低乳头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的复发率。
抑制治疗脑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能够作用于具有TSH受体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生长;而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负反馈抑制垂体释放TSH,从而降低肿瘤进展、复发或转移的风险。因此每日口服较大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不仅可替代“切除”的甲状腺的生理功能,而且对肿瘤的复发或转移也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根据患者术后的不同情况将其分组,确定TSH抑制目标,比如——复发高危患者术后1年内通常需要将TSH抑制在0.1国际单位/毫升以下;中危者控制在0.1~0.5国际单位/毫升;低危者控制在0.5~2国际单位/毫升,接近于生理替代。但抑制治疗需至少坚持10年,因为2/3的术后复发在“黄金十年”内。但长期较重抑制治疗可能会带来一定副作用,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房颤),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尤其对中老年妇女,特别是伴有冠心病、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影响较大。术后一年后应结合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风险动态评估四种类型(良好反应、不完全生化反应、不完全形态反应、不确定反应)和副作用的高中低危,分门别类具体调整上述TSH抑制目标。动态精准调药、合理抑制,是为了在尽可能抑制疾病复发转移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轻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一般需要定期随访验血,评估调药。碘-治疗与其他肿瘤(如乳腺癌等)不一样,放、化疗对甲状腺癌一般无效。中高危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数月内还需要辅助放射性碘-治疗,进一步防治转移和复发。■碘-治疗过程:1、口服放射性碘-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几个月,患者需在隔离病房内口服一小杯放射性碘-(放射强度30~毫居),对残余的少许正常甲状腺腺体组织,或远处转移灶(如转移到肺部等地)有杀灭作用。2、低碘饮食在开始碘-治疗前,需停用3周左右的甲状腺素片剂,并采用低碘饮食,TSH升高到30微单位/毫升以上,以使碘-高度靶向残留甲状腺组织、隐匿的甲状腺癌细胞或转移病灶。3、破坏转移病灶碘-发射的β射线平均射程仅0.8毫米,具有较强的电离辐射能量,β射线的持续不间断照射,一般至少维持4~6周,直到碘-衰变完全消失,可有效地完全清除或彻底摧毁正常或癌变的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转移病灶。碘-治疗副作用轻微,常见的有短期口干等。隔离治疗出院后不会危害他人,1个月后就可以和家人亲密接触。借助碘-发射的γ射线可进行治疗后全身扫描,结合血甲状腺球蛋白(Tg)联合动态评估疗效,必要时可以再次行碘-治疗。靶向治疗对于碘抵抗的转移性甲状腺癌,可采用靶向药物如索拉菲尼、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治疗;对于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甲状腺癌,也可术前短期应用新辅助靶向药物缩小肿瘤体积,以提高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靶向药物副作用较大,价格较贵,需长期服用,且容易耐药。对于反复复发,手术风险较大的局部晚期甲状腺癌,联合靶向和碘-粒子植入,也可取得一定疗效。本文来源丨家庭用药杂志责任编辑丨曹前版权申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End-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pengsanmeiyxj.org.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