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需要做手术吗B超就能做定性检
2016-12-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文/本报记者吴若琪
30多岁的董小姐平时身体健康,可最近一次单位体检时却发现甲状腺肿大。医院复查,经B超检查发现右侧甲状腺长了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结节。这下董小姐慌了:据说单独一个甲状腺结节比多发结节更容易发生癌变,那么要不要做手术切掉这个结节呢?王女士也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自己甲状腺肿大,但没有结节,只是弥漫性肿大。医生给她抽血化验了甲状腺功能,结果都正常,但两项与甲状腺有关的抗体却是阳性。这又是出了什么问题呢?“定性检查首选B超“现在,在我的门诊患者中,三分之一都是因体检发现甲状腺异常来就诊的。”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于文斌告诉记者,甲状腺结节其实是很常见的临床现象,每10人中大约6~7人会有。以前,只有当结节大到人们可以自己摸出来,甚至看出来时才会被发现。而现在,随着体检时甲状腺B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结节被发现,这也使人们觉得:有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了。
一般来说,可以摸出来的结节直径至少在1厘米以上,而B超可以检查出直径只有2~3毫米的小结节,这说明B超检查甲状腺很敏感。于文斌建议,无论体检发现甲状腺有什么问题,医院专业科室复查,以寻找病因。
甲状腺的疾病可简单地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的甲状腺肿大可以是生理性的,如青春期的孩子甲状腺肿大很常见;病理性的原因包括甲亢、甲状腺炎等,患者除了甲状腺肿大,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以及血液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而单纯的甲状腺结节则需要最先排除的就是恶性肿瘤。
笼统地说,单发结节较多发结节恶变的可能性要大。但于文斌强调,实际上手术指征还是以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为依据。依靠B超检查,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0%。如果B超发现了有“恶性特征”的结节,不论单发还是多发,都应手术干预。
鉴于B超可以查出绝大部分的甲状腺癌,而且操作简便,如有条件,公众体检时可以选择此项检查。与其他肿瘤不同,甲状腺癌的高发人群是青年和中年人,特别是在20~30岁年龄段。有研究甚至认为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排第一位,因此应该不分年龄段都进行检查。
对于甲状腺结节的穿刺检查,于文斌认为应该慎重对待。一方面是由于穿刺检查的准确率并不高于B超;另一方面,穿刺操作会对甲状腺组织造成损伤,引起组织出血黏连,导致手术时术野不干净,得不偿失。
“结节恶变概率不高“其实,甲状腺结节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且不需要处理,只需定期监测复查就可以了。”于文斌说,只有当结节生长较快,影响了患者的外观、吞咽、发音、呼吸功能以及怀疑恶变时,才需要手术切除。而对于生长没有影响机体功能的良性结节,只建议患者观察随访,每半年检查1次B超即可。
“这是取决于良性甲状腺结节本身极低的恶变率——平均每10个人中就会有6~7人有甲状腺结节,而目前北京市统计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7/10万——从这两个数据的对比不难看出,甲状腺结节发生恶变的几率是非常低的。”于文斌表示。
不仅如此,甲状腺癌还常常被称为是一种“惰性肿瘤”。以最常见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来说,它们占甲状腺肿瘤的90%~95%,但发展都很缓慢,早期治疗效果好,患者20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0%。
药物治疗方面,如果甲状腺结节影响到了甲状腺的功能,比如引起甲减,就需要给患者服用甲状腺素片以补充甲状腺素。“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用来减少或缩小甲状腺结节,我们也不建议服用任何药物来干预甲状腺结节的变化。”于文斌强调。
“抗体异常不必过分忧虑无论发现甲状腺肿大,还是甲状腺结节,医生首先要化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抗体。但这些功能化验对肿瘤的诊断并没有直接提示作用,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是没有明显变化的。
而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王女士,甲状腺肿大而甲状腺功能(甲功)好好的,只有两项甲状腺有关的抗体(TPOAb及TGAb)是阳性,她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一种叫“桥本氏病”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通常称桥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本病多见于30~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多数以甲状腺肿大就医。该病的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检查结果因病程不同而异,早期血清T4、T3可正常或升高,而TGAb、TMAb或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明显升高,可持续数年或十余年。
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梁宏告诉记者:“近些年,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因甲状腺抗体阳性而被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有些人即使甲功正常也被嘱咐要终生服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面对日趋增多的病例,梁宏回顾分析了近4年多例患者的资料,结果令人吃惊。“假如按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明显增高诊断本病,其发病率可以高达95%以上。因为凡是甲亢或有甲状腺疾病者,只要医师开单检查TPOAb,就罕见有正常的,并且70%以上的甲亢患者此抗体增高达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之多。”
这让梁宏很疑惑,难道他们都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吗?“我认为结论很值得商榷,因为不少正常体检者该抗体也明显增高。并且TGAb与TPOAb的定量检查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广泛进行的,以前没有此项检查就很少有患者诊断或怀疑是桥本病。”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方法学问题,还是各种检测仪器的稳定性问题,抑或是正常值范围的问题呢?“目前难以定论,同时期待大样本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数据来论证抗体增高程度与桥本病的关系。”他分析说,因为确诊桥本氏病依赖的是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病理结果,而真正做穿刺取病理的又非常少。
值得庆幸的是,即便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其治疗目前主要也就是对症处理,一般是出现甲低才进行替代治疗(服用优甲乐);伴有甲亢者可同时适量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与小剂量优甲乐;当甲状腺肿大明显伴有压迫症状时才可短期应用激素治疗或采用手术治疗;而如果甲功正常就观察,不必预防性用药,这就给正确处理预留了空间。
“所以劝告那些体检发现甲状腺抗体异常的人,只要甲功检查是正常的就不必忧虑,开开心心地生活与工作即可。”梁宏如是说。
不过,两位专家均提醒公众,如果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出现结节的话,最好每半年复查1次,以便及时发现恶性结节,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