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

2017-9-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炎症性或非肿瘤性甲状腺肿大;不伴甲状腺功能异常;呈地方性、散发性分布。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的TSH,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

1.流行区水土中碘缺乏:又称为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

WHO推荐的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为μg。尿碘是监测碘营养水平的公认指标,尿碘中位数(MUI)~μg/L是最适当的碘营养状态。

一般用学龄儿童的尿碘值反映地区的碘营养状态:

MUI~80μg/L为轻度碘缺乏,

MUI80~50μg/L为中度碘缺乏,

MUI50μg/L为重度碘缺乏。

2.流行区水土中碘过多。

碘浓度与甲状腺肿关系(小白鼠实验)

二、散发性甲状腺肿可有多种病因:

1.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碘需求量增加):妊娠期、哺乳期、生长发育、青春期、寒冷、感染、中毒、情绪等因素。

2.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致使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

3.致甲状腺肿药物:硫脲嘧啶类药物、硫氰酸盐、对氨基水杨酸钠、保泰松、秋水仙素、过氯酸钾、磺胺及钴、锂盐等,皆能妨碍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结果导致血中甲状腺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则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

4.食物中的致甲状腺肿物质:

(1)卷心菜——含有氰化物,可影响碘化物的氧化,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受到影响,继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大。

(2)木薯——含有氰化物,食后产生硫氰酸盐,阻止甲状腺摄取碘。

(3)萝卜族、芸香菜——含有硫脲类的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4)大豆——可妨碍肠道内甲状腺激素重吸收,继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相对不足。发现婴儿在喂以大豆饮食时出现甲状腺肿大,当去除大豆成分后,甲状腺肿大自行消退。

(5)豌豆、花生——可产生一种5-乙烯-2-硫氧氮五环的物质,有致甲状腺肿大的作用。

(6)白菜——有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

(7)缺少钙、镁、锌等矿物质——妨碍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

5.免疫球蛋白(TGI):一种新的观点是应用甲状腺生长免疫球蛋白(TGI)解释本病。TGI仅能刺激甲状腺细胞生长,不能刺激甲状腺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所以仅有甲状腺肿而无甲状腺机能亢进。

6.家族性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甲状腺组织有强大的浓集碘的能力。

  甲状腺肿的治疗:一般不需要治疗。对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以试用左甲状腺素(L-T4),对甲状腺肿明显、有压迫症状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hht.com/jzxyzz/6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