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甲状腺肿瘤之中医经方与针灸治疗技

2018-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提示:点击↑上方“李氏针灸”加,免费订阅!

之中医经方与针灸治疗技术

良性甲状腺肿瘤包括甲状腺腺瘤和囊肿等,多见于青年妇女。本病的发生与缺碘、内分泌失调和颈部放射线治疗有一定关系。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据报道约10%~25%患者有恶变可能。现代西医学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后较易复发。

良性甲状腺肿瘤归属中医学“瘿病”范畴,与“瘿瘤”“肉瘿”相似。关于瘿的记载首见于《山海经》。隋代《诸病源候论》将瘿分为“血瘿、息肉瘿、气瘿”三种,其中息肉瘿与本病颇为相似,并提出“息肉瘿可割之”的治疗方法。《外台秘要》对本病分类更详,共有6种治瘿方,其中多数为含磺药物。至明清,各家对本病认识渐趋深刻,治疗方法也日渐增多。《医学入门》、《外科正宗》等都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瘀血、浊气、痰凝而成。《普济方》、《本草纲日》明确指出用海藻、昆布等含碘药物和动物的甲状腺制剂治疗瘿病。《外科正宗》、《疡医大全》的海藻玉壶汤、四海舒郁丸等方至今仍为医家所推崇。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及饮食不调所致,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此外,水土失宜、体质因素在发病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其病机主要有气血瘀滞和痰湿凝聚两个方面。

气血瘀滞忧思郁怒,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而致气血运行失常。

痰湿凝聚饮食不调,脾虚生湿,或木旺侮土,脾不健运,痰湿内生,或因肝阴不足,阴虚内热,热灼津液而痰火凝结。

痰与气互结为块,引起血脉瘀阻,循经络结于颈前而成本病。

辨证分型和治疗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及施治方法,各医家不一,现就文献所及归纳为以下二型:

1.肝邪气滞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口渴,甲状腺旁肿核突起,随吞咽上下移动,遇郁怒肿核增大。苔薄微腻,脉细弦。

治法:舒肝理气,软坚散结。

处方:柴胡6克,青陈皮各10克,昆布20克,海藻20克,郁金15克,牡蛎0克(先煎),夏枯草20克,黄药子10克。

加减:夹瘀血加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炮甲珠等;阴虚内热加银柴胡、丹皮、沙参、玄参、生地、白芍等;胸闷气憋加合欢皮、葛根、瓜蒌。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共治疗例,痊愈94例,显效20例,好转4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4.7%。

常用成方:海藻玉壶汤、逍遥散。

2.痰湿凝聚胸闷不畅,胃纳不佳,肢体倦怠,甲状腺肿核突起,质稍硬。苔白腻,脉滑或濡细。治法:软坚化痰,祛瘀散结。

处方:酒炒黄药子15克,青陈皮各6克,夏枯草10克,浙贝母

10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

加减:胸闷加郁金、香附;手足震颤加钩藤、珍珠母;脾虚便溏加炒白术、怀山药、白扁豆;大便干燥加玄明粉(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共治疗属本型的甲状腺腺瘤5例,未中部分病人用瘿瘤膏(蜈蚣、全蝎、天龙尾、儿茶、蟾酥、黄升)外敷,治愈16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

常用成方:四海舒郁丸、异功散加减。专方治疗(1)软坚汤

组成:夏枯草、莪术、白芍各9克,生牡蛎(先煎)20克,黄药子、土鳖、风栗壳、茯苓、首乌、浙贝、生蛤壳(先煎)各12克,甘草6克。

加减:气虚加党参;有瘀者加田三七末冲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每周4~5剂,1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94例,治愈4例,显效21例,好转2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8.%

(2)消瘿汤

组成:夏枯草、海藻、玄参、牡蛎(先煎)各0克,三棱、莪术、黄药子、炮山甲各10克,浙贝母、僵蚕、白芥子、当归、香附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例,治愈98例,显效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5%。

()活血化瘀汤

组成:当归、海藻各15~0克,川贝、半夏、炒山甲、黄药子各9~12克,牡蛎(先煎)、桃仁各9~15克,赤芍15~0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0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50例,治愈18例,好转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

(4)海藻玉壶汤

组成:海藻、昆布、海浮石、夏枯草、黄药子各15克,当归、香附、半夏、陈皮、郁金、象贝各12克,牡蛎(先煎)0克。

加减:肿块质地坚硬,无明显虚弱证者,酌加炮山甲、赤芍、山慈姑、三棱、莪术,另服牛黄醒消丸;胸闷心悸失眠者加合欢皮、远志、枣仁;体丰,苔白腻,上方去海浮石、当归,加胆星、川朴、茯苓;形瘦多火,口干咽燥者,去半夏、香附,加麦冬、玄参、生地、丹皮;病久体弱者,酌加党参、黄芪、首乌、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45例,治愈4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

(5)甲瘤丸

组成:夏枯草、全当归、珍珠母、生牡蛎各0克,昆布、丹参各15克。

用法:上方共研细末,加蜜制丸,每丸重9克。日服2次,每次1丸,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46例,治愈6例,显效28例,好转9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9.5%。

(6)四海舒郁汤

组成:海带、海藻、昆布、海螵蛸、海蛤粉各15克,青木香、陈皮各6克,夏枯草、香附各9克,煅牡蛎、山慈姑各20克,郁金9克。

加减:若甲状腺胂大,皮质坚硬,病程长加三棱、莪术、桃仁、穿山甲;心悸胸闷者加薤白、全瓜蒌;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珍珠母;兼有气虚证加黄芪、党参;伴血虚、阴虚症状加全当归、玄参、生地、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28例,治愈17例,显效5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89.%。

(7)海贝柴香汤

组成:海藻、昆布、香附、郁金各12克,柴胡、连翘、浙贝、鳖甲各10克,牡蛎、夏枯草、半枝莲各0克,玄参15克,瓦楞子20克。

加减:痰多苔厚腻加天竺黄、白芥子、法夏、陈皮、胆南星、海浮石;包块质硬,或治疗后期消散缓慢去夏枯草、连翘、海藻、昆布,加当归、川芎、桃仁、赤芍、丹参;腺瘤囊肿型去牡蛎、瓦楞子,加牵牛、泽泻;阴虚潮热,心烦,去夏枯草、连翘、半枝莲,酌加栀子、丹皮、青蒿、沙参、生地、花粉;表卫不固加黄芪、防风、白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40例,治愈2例,显效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8)消瘿1号方

组成:醋柴胡6克,赤芍、香附、青陈皮、夏枯草、玄参各9克,海藻、昆布、黄药子、龙葵、山慈姑、全瓜蒌、王不留行各12克,生牡蛎(先煎)20克。

加减:阴虚内热症加银柴胡、丹皮、生地、沙参、白芍;有痰加红花、莪术、三棱、炮甲珠;心慌,寐不宁加远志、丹参、当归。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15例,治愈9例,显效2例,好转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

(9)瘿瘤散结汤

组成:香附、郁金、青皮、三棱、莪术各10克,山慈姑、全瓜蒌各15克,白芥子10克,海蛤壳、生牡蛎(先煎)各0克,八月札、白花蛇舌草各20克。

加减:甲状腺肿块质地较硬,病程较长者加桃仁、鬼羽箭、石见穿、皂角刺、山甲片、乳香、没药;大便燥结艰行者,重用全瓜蒌,或加生大黄;妊娠、月经期去三棱、莪术,加丹参、赤芍;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加炙黄芪、党参、当归、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例,治愈50例,好转4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79.%。

(10)化瘿汤

组成:黄药子、海藻、昆布、当归、夏枯草各12克,陈皮6克,蛤壳(先煎)0克,桃仁10克。

加减:心悸甚加枣仁、远志、灵磁石(先煎);多梦少寐加合欢皮、天王补心丹;痰多加制半夏、白芥子、土贝母;体虚加党参、地黄;震颤加煅牡蛎(先煎)、石块明(先煎);用中块坚硬加三棱、莪术、炙甲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上方配合内消片(甲片、斑蝥、蜈蚣、全蝎)和黑追龙丸(斑螫粉)共治疗50例甲状腺腺瘤及囊肿,治愈16例,好转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

(11)化痰散结汤

组成:酒炒黄药子、海藻、昆布各12克,海浮石(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克,当归、川芎、红花、土贝、半夏、乌药、八月札、夏枯草、玄参各9克,柴胡6克。

加减:体弱去红花或减量,加党参;瘿块明显肿大加三棱、莪术,重用牡蛎;阴虚加鳖甲,重用贝母;脾虚加白术、青皮;失眠加酸枣仁或柏子仁;青春期、哺乳期,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时加凤尾草,重用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贝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共治疗10例,其中腺瘤肿患者改手术治疗,列为无效,其余块消失。

(12)逐瘀散结汤

组成:猫爪草0克,石上柏、丹参、风栗(板栗)壳、夏枯草各20克,三棱、莪术、浙贝、生牡蛎(先煎)各15克,甘草10克。

加减:口淡,大便稀,舌胖,脉细弱,加党参、黄芪;口干便秘,舌红,脉弦或滑,加蒲公英、地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共治疗4例囊肿,治愈20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1)消瘿方

组成:分两部分:

①:夏枯草0克,猫爪草、海藻、昆布、青皮、佛手、海浮石、金银花、赤芍各20克,白芥子、川贝、半夏各15克。

②:制马钱子、地龙备0克,全蝎子、山慈姑、乳香、没药各20克。

用法:方①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方②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日服次,15岁以下每次2克,成人每次克。

疗效:上方配合针刺共治疗例,治愈74例,好转2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5.7%。

(14)解毒化瘀汤

组成:海藻、夏枯草、浙贝、昆布、山甲、郁金各12克,柴胡、炒白芥子、白芍、桔梗各6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上方配合囊腔内抽取液体及注射0.66%碘酊,共治疗2例甲状腺囊肿,全部治愈。

(15)消瘿软坚汤

组成:夏枯草0克,桔梗15克,白芥子、桔红各9克,昆布、海藻、川贝各12克,生牡蛎、海浮石、苦参、黄药子各15克。

加减:根据患病时间长短,瘤体的大小及瘤体进展的速度,分为轻、中、重度三型。轻度加银花、菊花,重用桔梗、夏枯草;中度去牡蛎、海浮石,加生鳖甲、当归、全瓜蒌。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疗效:上方配合针灸治疗47例甲状腺瘤,治愈25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2%。

针灸疗法

董氏针法之我所见:

四花重子重仙,天地人三士穴,火硬火主木抖木留。外三关或三重穴灵骨大白。加减。

刺血:分之穴五岭穴。效佳。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合谷、曲骨、关内、大椎、大杼。

阿是穴位置:肿瘤的周边及中心。下同。

操作:以阿是穴为主,酌选1~2个配穴。刺法有两种:①按压进针,探寻针感,得气后,小幅度(45~90度)捻转7~8次,然后提插7~8次。每穴操作1分钟,不留针。②视肿块的大小,在其周围边缘斜向中心0度角刺入~6针,在瘤体上刺入,以不穿透瘤体为度,刺人后不提插、不捻转,留针20分钟。以上刺法均隔日针刺1次,10~0次为一疗程。

疗效:上法共治疗例,其中部分病人配合海藻玉壶汤加减内服为辅助治疗,总有效率为86.89%~%。

②电针加温针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

操作:囊腔部中央直刺一针,另于囊腔部的范围内上下左右各刺一针,均稍斜向中央。进针深度视囊肿大小而定,但以得气为宜c然后接通电针仪,留针20~25分钟。电针后温针,待艾绒燃尽,即可出针。每天1次,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先单用针灸,若后期消退缓慢,则配合“消瘿饮”治疗。共治疗22例,治愈12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

(2)单方验方

①痰核方

组成:五倍子不拘多少。

用法:上药放人砂锅内炒黄,冷却后研松,临睡前用醋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次晨洗去,7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本病2例,好转20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87.8%。

②软坚消结散

组成:急性子0克,山慈姑20克,鲜鲫鱼条,食醋适量。

用法:将急性子、山慈姑研粉,再加鲜卿鱼(不去肚肠)与药粉共捣为泥,加酷调为糊状,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

疗效:用上法治疗8例,均获一定疗效,且无不良反应。本文由华南之剑和李氏针灸编著:由李氏中医五行针灸诊所整理发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诊所治疗疾病下此图放大观看

李氏中医五行针灸诊所

0

望闻:

医师:李艳来

问切:承德市围场县老电影院对面李氏中医五行针灸诊所

欢迎我的公众平台,好的东西,分享朋友圈后众人说好才叫好,欢迎转发正能量。

订阅号搜索李氏针灸或《lszj即可添加,拜谢~

灸或《lszj即可添加,拜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能治好不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hht.com/jzxyby/8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