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粒细胞缺乏1例上
2017-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陶蓓顾卫琼王卫庆宁光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24岁,心悸、怕热多汗、多食易饥,伴易怒、睡眠减少数月。查甲状腺功能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30.58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74.18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01μIU/ml,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15.06IU/L,确诊为“甲亢”。血常规白细胞(WBC)3.1×/L,中性粒细胞(N)1.54×/L,口服利可君、鲨肝醇同时予甲巯咪唑10mg,bid。一月后症状好转,复诊时发现血常规WBC2.1×/L,N0.92×/L。嘱停甲硫咪唑,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WBC呈进行性下降。
入院前出现受凉后畏寒、发热伴咽痛,体温达39.5~40℃,血常规WBC0.46×/L,N0.01×/L。
入院查体
神志清,精神萎软,体温40℃,脉搏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60mmHg,体质指数(BMI)18.8kg/m2,消瘦体型,甲亢面容,呼吸浅快,皮肤潮湿多汗,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色素沉着。双手细颤(+),眼球无突出,结膜无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度正常。咽部充血,扁桃体Ⅰ°肿大,未见脓苔。甲状腺Ⅱ°肿大,质略韧,无压痛,未触及结节,随吞咽活动,甲状腺区未及血管杂音及震颤。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10月30日):WBC0.42×/L,红细胞(RBC)3.12×/L,血红蛋白(Hb)90g/L,血小板(PLT)81×/L。高敏C反应蛋白.12mg/L↑;红细胞沉降率57mm/h↑;降钙素原23.89ng/mL↑;鲎试验(-);βD-1,3葡聚糖(真菌)(-)。咽拭子、清洁中段尿、高热血培养均为阴性;咽部分泌物培养: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免疫相关检查示免疫球蛋白(Ig)EIU/mL↑,循环免疫复合物0.↓,余未见异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抗体谱示:可提取抗原(ENA)-SM(+),抗可溶性抗原-抗核糖核蛋白抗体(ENA-RNP)/SM(+),抗核抗体(ANA)-颗粒型1:(+)。骨髓涂片:增生低下骨髓象。骨髓活检:红系、粒系造血细胞再生低下。胸部高分辨率CT:左下肺纤维灶,两侧胸膜增厚。甲状腺B超:双侧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甲状腺吸碘率(入院第24天):3小时73.26%,6小时80.03%,24小时吸碘67.94%。
诊疗方案
“甲亢(Gravs病),粒细胞缺乏症”。
停用甲硫咪唑。予利可君20mg,tid、鲨肝醇20mg,tid口服,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μg,qd、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μg,qd、重组人白细胞介素.5mg,qd皮下注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g,q12h、左氧氟沙星0.5g,qd,联合万古霉素0.5mg,q8h静脉点滴抗感染;丙种球蛋白5g/d,连续使用5日;普萘洛尔20mg,tid;水溶性维生素、人白蛋白、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奥美拉唑等补液支持治疗。
病情演变
患者持续高热伴咽痛、高代谢症状极明显。每日监测WBC为(0.20~0.94)×/L,体温高峰为38.8℃~40.2℃。第4日起加用静脉泼尼松龙40mg/d,第7日起WBC有上升趋势。
第8日起患者体温高峰下降到37.7℃,WBC0.98×/L。第9日WBC上升至2.94×/L,至第10日连续3日体温高峰小于38℃,予泼尼松龙减量至20mg/d,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减量至μg,qd,停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第12日将静脉泼尼松龙改为口服泼尼松龙20mg,qd,此后隔日剂量减半。
WBC(0.98~6.38)×/L,体温明显下降。抗生素调整为头孢他啶2.0mg,q12h,万古霉素0.5mg,q12h,左氧氟沙星0.5g,qd静脉点滴。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第12日起停用万古霉素。
体温完全恢复正常,WBC维持在(2.54~7.64)×/L。第16日起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减为μg,qod,第18日停口服泼尼松龙。
入院后监测甲状腺功能,FT3呈上升趋势,甲状腺毒症临床表现趋明显,3周内体重下降5kg,为控制甲亢考虑同位素治疗。第24日查24小时摄碘率为67.94%,同位素科会诊后给予I5mCi治疗。出院后嘱继续监测血象。
欢迎写评论发表您对此病例的看法。
欲查看病例后续进展,请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白癜风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