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2018-4-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什么是桥本氏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个人中就有1-2个人发病,好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患者,尤其偏爱女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15-20倍,具有遗传易感性及家族聚集性。桥本甲状腺炎起病隐匿,进展也非常缓慢,大都没有症状,往往是在无意中或体检时才发现。有些患者表现为颈部增粗,超声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有咽部不适或轻度咽下困难,有时有颈部压迫感。
大多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仅表现为甲状腺抗体(特别是TPOAb、TgAb)升高,但随着疾病进展、炎症对甲状腺滤泡的不断破坏,约有一半的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甲减,表现为怕冷、心动过缓、便秘,浮肿等。
桥本氏甲状腺炎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遗传因素:桥本氏甲状腺炎有遗传倾向,尤其女性多发。
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紧张、妊娠、病毒感染、摄入碘过多、药物等,都可能成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诱发因素。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患者血液中产生了针对自身甲状腺组织的特异性的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引起甲状腺组织中大量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的浸润,出现了针对自身甲状腺组织的免疫反应,造成了甲状腺滤泡组织的破坏、细胞的损伤,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桥本氏甲状腺炎有哪些表现?甲状腺肿大是特征性表现,患者早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当发现甲状腺肿大时,平均病程往往已达2~4年,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肿大,也有少部分表现为分叶状或结节样肿大,摸上去质地大多比较韧硬,如橡皮样,活动性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患者常见全身乏力,许多患者没有咽喉部不适感,10%~20%患者有局部压迫感或甲状腺区的隐痛,偶尔有轻压痛。有的患者可能会有咽部不舒服、颈部不适,或者没有任何不适,仅是体检发现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会疼痛。
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甲减病因。这是甲状腺被自身免疫细胞破坏,合成甲状腺素的滤泡细胞越来越少,导致甲状腺素合成减少的结果。但也有约1/5的患者在早期阶段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是由于甲状腺免疫反应造成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素漏出来有关。由于病情进展缓慢,甲状腺细胞反复处于破坏-修复-破坏的状态下,症状往往比较轻或不易察觉。
随着病程的进展,渐渐呈现出甲减的趋势。一方面因为甲状腺组织不断被破坏,合成甲状腺素的滤泡细胞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抗体TIAb占了优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经过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使甲状腺功能尤其是TSH维持在正常范围,甲减症状会逐渐消失。
桥本氏甲状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TPOAb和TgAb呈阳性对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明显升高是特征之一,尤其是TPOAb的滴度与甲状腺组织的炎性破坏程度以及疾病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甲状腺超声是甲状腺疾病常规检查之一。典型的B超改变为甲状腺呈轻中度肿大,峡部明显增厚,声像图弥漫回声减低,回声分布不均,呈网格状改变,或伴结节。
甲状腺功能的测定,可辅助诊断。病程进展到亚临床甲减或临床甲减,则进一步支持诊断。如病程处于临床甲亢或亚临床甲亢阶段,则需要与其他可能引起甲亢的疾病进行鉴别,如Graves病。
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凡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坚韧,特别是伴峡部锥体叶肿大,不论甲状腺功能有否改变,均应怀疑桥本甲状腺炎。如果血清TgAb、TPOAb阳性,诊断即可成立。伴有临床甲减或亚临床甲减进一步支持诊断。
生活饮食中的注意事项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紧张、摄入碘过多、药物等,都可能诱发桥本氏甲状腺炎或成为其加重的因素,因此患者还需要注意合理饮食,调整心态,避免劳累。
总的来说,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饮食并无明显禁忌,但是目前认为摄入碘过量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增加甲状腺细胞的损伤。所以应少食高碘食物(如紫菜、海带等),但并不是完全杜绝碘的摄入,正常饮食仍是需要的。也就是说,可以放心食用普通加碘盐。另外还要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其次,长期服用含碘的药物如胺碘酮、西地碘含片、碘化钾、含碘中药(海带,海藻,昆布等)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与医生商量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药物,或减少药量。如果不能停用或减量,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定期复查甲状腺B超。
最后,元素硒参与了甲状腺激素正常的合成和代谢,缺硒甲状腺激素就不能很好地转化成有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硒相关。因此适当的补硒治疗可减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
桥本氏甲状腺炎到底能不能治愈?这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是其实很多患者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只需期复查、注意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即可。
具体如何治疗?(1)如甲状腺功能正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随诊。一般每半年到1年检查甲状腺功能
(2)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应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选用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直至维持量,达到维持剂量的指标是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时应每4-6周监测1次TSH水平,根据结果逐渐调整药物剂量。治疗目标以临床症状基本缓解,T3、T4在正常范围,TSH降至接近正常值低限(0.2-2.0mIU/L)为宜,达到目标剂量后,维持治疗期应6-12个月复查1次甲状腺功能。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有效剂量后长期维持。老年人,尤其是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应从更小剂量开始治疗。亚临床甲减患者治疗与甲减治疗相同,剂量偏小。妊娠期患者L-T4剂量应增加25-30%。
(3)桥本甲亢患者经历甲亢期、甲功正常期,甲减期和甲功正常期四个时期。一过性甲亢给β受体阻滞剂对症处理即可。如果甲亢症状较重可适当应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2-4周后复查,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及时减量直至停药,以免导致严重甲减。
(4)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一般不使用激素治疗,对一些疼痛性慢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疼痛、肿大明显时,可加用泼尼松,好转后逐渐减量,用药1~2个月。
(5)对于没有甲减者,甲状腺肿大不明显者采用随访观察。甲状腺肿大显著、疼痛、有气管压迫,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术后往往发生甲减,需要甲状腺激素长期替代治疗。
桥本氏甲状腺炎与妊娠一般来说经正规治疗的患者甲功控制平稳后可正常怀孕,仅需密切随访。但如果是严重的或没有经过正规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流产、早产、新生儿的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异常等,因此产前检查至关重要,在产前诊断并规范治疗后,是可以怀孕的,但需密切随访,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以下这些情况,我们应当引起重视:
1.对于怀孕前已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的女性,必须检查其甲状腺功能,确认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才可以怀孕;
2.对于怀孕前TPOAb阳性,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亚临床甲减的女性,必须给予L-T4纠正至正常后才能怀孕;
3.对于TPOAb阳性,甲功正常者,怀孕期间需要定期复查甲功。
因为孕期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以及胎儿对母体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导致原本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孕妇出现甲减,而一旦发生甲减,应当立即给予L-T4治疗,否则会导致胎儿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影响其神经发育。
甲状腺素的替代治疗对于胎儿是比较安全的,不会有致畸、流产等风险。另外由于妊娠的生理变化,怀孕期间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会发生变化,需要采用妊娠期特异性的参考值范围。
如何预防?1、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2、尽量避免头颈部X线照射,尽量不要暴露在强辐射下。
3、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4、避免碘摄入过少或过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