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促甲状腺素升高的原因
2017-8-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家长眼中,新生儿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升高就是甲减。其实,这其中的含义复杂。
TSH升高的严格定义是: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水平升高,接近先天性甲减的诊断标准,但又低于标准。医院所提供的参考范围来衡量,这时的TSH水平一般都大于参考范围的上限。由于家长们不懂专业诊断标准,看到向上的前头“↑”就非常担心。其实,这时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不一定都有问题,多数都是因为妈妈在怀孕期间和产后缺碘造成的。建议立即补碘,往往在补碘后四周内宝宝的TSH水平会恢复正常。
如果通过补碘,或者根本就不是缺碘造成的TSH水平,请家长及时找专业医生诊治,不要听信复查的建议。因为,如果两周或一个月后复查结果仍然是升高的,那么就耽误了2~4周的治疗时间。然而,这2~4周可是宝宝出生后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段。如果延误了治疗,损失将是巨大的。
当然了,有部分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不健全造成的,需要小剂量,短时间服用优甲乐。不能确定时,建议给宝宝做一个甲状腺超声检查和全套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确定甲状腺发育情况,然后确定治疗方案。
无论在新生儿期还是婴儿期,发现血清TSH升高时首先要分析造成TSH升高的原因,如生理适应、抗TSH自身抗体的存在、低T3综合征的恢复期、终末期肾病及糖皮质激素缺乏等。此外,甲状腺形态异常、轻度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抗甲状腺抗体阳性、TSH调节机制紊乱、TSH受体基因突变等均可导致高促甲状腺素血症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亚临床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症(RTH)和TSH不敏感综合征(TSHR)均可表现为促甲状腺素升高。其中,调节机制紊乱的RTH是由于机体靶器官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而引起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TSH不能被反馈抑制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甲亢、甲减或单纯性甲状腺肿,而且有些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因此常被误诊而采取不适当的治疗措施。
如临床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明显增高、TSH正常或升高、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不相称时应注意该病的可能。而TSHR是由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TSH的作用无反应从而导致甲减;TSH抵抗的程度取决于TSH受体功能突变所致的受体功能受损的严重性以及突变位点的数目,其发病年龄多从婴儿期开始,临床表现极不均一,需注意鉴别。
确定HT病因的甲状腺相关检查
由于甲状腺球蛋白(TG)可反映甲状腺组织的活性,甲状腺发育不良患儿的TG浓度明显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母亲产生的TSH受体刺激阻断性抗体(TRB-Ab)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发育和功能引起暂时性甲减。因此,除了复查血清甲状腺激素外,TG及抗甲状腺抗体测定也是必须检测项目之一。
此外,早期甲状腺超声、影像学检查以及碘和99mTc甲状腺核素显像可以了解甲状腺形态、大小、位置及摄取功能,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确诊是否为亚临床甲减,而且能对是否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决策起指导作用。
甲状腺摄碘能力下降而TG升高者提示甲状腺组织存在,需考虑TSH受体突变、碘转运障碍或存在母源性TRB-Ab,而非甲状腺发育不良。因此,对于新生儿筛查所诊断的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应积极寻找原因并密切追踪随访。
对于TSH持续上升、有甲状腺发育不良证据者,早期及时治疗有积极作用。对于TSH水平升高的新生儿来说,短期内错误地使用了小剂量甲状腺素比如优甲乐,比应该用药而没有用药的结局好。因为,用错了药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没有影响,而应该用药却没有用时,对宝宝的大脑发育一定有影响!
治错了,可以及时停药,错过了,损失就不可挽回了。因此,主张的治疗原则是:宁可错误治疗,不可延误治疗。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妇幼卫士的科谱工作值得支持或者认为这些科谱文章对大家有帮助,请推荐给周围的朋友,分享到朋友圈,以帮助更多朋友和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