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脖子与甲状腺疾病
2019-2-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甲状腺在人体的哪个位置?
平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甲状腺位于何处,但“粗脖子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再具体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我们自己都能触到,甲状腺就位于“喉结”的下方约2~3厘米处,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位于颈下部的一个蝴蝶状的腺体,包括两叶分别位于气管两侧.中间有甲状腺组织连接,称为峡部。呈“H”形,约20~30克。甲状腺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甲状腺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腺泡,对碘有很强的聚集作用,虽然通常腺体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饮食摄入的碘仍有1/3进入甲状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在是在婴儿时期,所以先天性或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呆小病;2.影响机体的代谢,并使机体产热,正常情况下促进蛋白质合成,对幼年时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使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的蛋白质大量分解,因而甲亢的患者会出现消瘦无力。3.对于一些器官的活动及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重要的意义。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引起甲状腺“生病”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病因可导致不同类型的疾病,不同种类的甲状腺疾病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甲状腺疾病的分类大致如下:
1、单纯性甲状腺肿
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碘过量、致甲状腺肿物质或先天性缺陷等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或需求增加,使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而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根据发病的流行情况,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甲状腺肿两种。前者流行于离海较远,海拔较高的山区,我国西南、西北、华北等地均有分布,常为缺碘所致;后者散发分布,多发生于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妇女。单纯性甲状腺肿多见于女性,女性与男性之比为7-9:1。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甲亢又称Grave’sdisease,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生于20-40y女性,病因与自身免疫(主要)、环境、遗传有关,其诱发因素有很多,如:
感染所致:如感冒、肺炎、扁桃腺炎等
外伤所致:如车祸、摔伤等
精神刺激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等
过度疲劳导致:如重体力劳动、工作劳累等
妊娠:怀孕早期可诱发或加重甲亢
碘摄入过多:如海产品食入过多
某类药物:如乙胺碘呋酮等
原发甲亢症状患者血中检测到甲状腺素水平升高,严重者可出现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表现如下:
能量代谢: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低热、体重减轻
神经系统:多言多动、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幻想、手舌振颤
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S1亢进、心脏扩大、脉压增大
消化系统:多食消瘦、排便次数增多
肌肉和骨骼系统:肌无力、肌萎缩、周期性麻痹、骨质疏松、增生性骨膜下骨炎
生殖系统:月经减少、阳痿、男性乳房发育
造血系统:淋巴、单核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简称甲减。普通人群约1.0%(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引起甲减的因素有很多,如服用某些药物之后可引起甲减;甲状腺手术切除过多的腺体或放疗过度破坏正常甲状腺亦可导致甲减;另外,有些甲减找不到明确原因,称为特发性甲减。甲减病人早期可无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月经过多、不孕,儿童甲减往往表现生长迟缓、骨龄延迟;青少年甲减表现性发育延迟;重症病人可以发生粘液性水肿昏迷。
4、甲状腺炎
顾名思义,可简单地解释为甲状腺发生炎症或类炎症性反应。所谓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只反映病程的长短,它们彼此之间无内在联系,也不互相转化,各有各的病因、病理改变、临床特点和预后转归。可简单理解为三种互不相关的疾病。
急性甲状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疼痛、触痛;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发热、畏寒、短暂性的甲减;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又叫桥本氏病。有遗传倾向,发病率3%-4%,以30-50y女性多见,表现为无痛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对称质硬,体内抗体升高,基础代谢率下降,摄碘率降低。
5、甲状腺结节
即位于甲状腺内的结节病灶,男女比例为1:2-4,3%-7%能够摸到,20%-70%能够通过超声检查出来,5%-15%的甲状腺结节可发生恶变。
放射线是导致甲状腺结节的一个常见病因,一方面射线造成基因突变,从而引起甲状腺细胞异常分裂,另一方面,放射线破坏过多甲状腺组织,造成甲低,垂体反馈性分泌TSH增多,刺激甲状腺肿大,最终结果都会导致甲状腺结节或癌变。遗传因素也是甲状腺结节的一个因素,具体机制不清楚,但多项研究考虑与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有关。碘的摄入也与甲状腺结节有关,研究显示,轻度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区多数为单发结节,而高碘地区多数为多发结节。另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也与甲状腺结节有相关性。
甲状腺结节有多种性质,包括增生性、炎症性、肿瘤性结节以及囊肿等,不管结节的性质是什么,关键在于区分结节的良恶性。结节为良性还是恶性,与其大小、个数、是否可触及、是否合并囊性变无关,还得通过仔细讯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来判断。
病史及体检对评估甲状腺结节十分重要,超声是评价甲状腺结节最敏感的方法,核素检查可以通过了解结节的“温度”(热、温、凉、冷),从而辅助判断结节的良恶性,穿刺细胞学是最为可靠、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