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患者除了知道碘,还应该了解硒
2019-2-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众所周知,碘在体内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而另一种微量元素——硒,同样与甲状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体甲状腺中含硒量高于除肝、肾以外的其它组织。硒在甲状腺组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可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平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硒的抗氧化、抗炎症作用逐渐被发现,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也在一步步地揭示硒与甲状腺之间的“秘密”。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甲状腺代谢是人体一种重要代谢活动。甲状腺对碘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人体内80%的碘都聚集在甲状腺中,进入甲状腺的碘,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合成甲状腺。
当人体缺硒时,有一种脱碘酶的活性降低,说明这种脱碘酶的活性与硒有关。而这种脱碘酶含硒蛋白,说明脱碘酶确实含硒。缺硒会造成甲状腺功能紊乱,引起各种甲状腺的疾病。
硒对于维护甲状腺正常功能和调节甲状腺激素代谢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已发现的30余种硒蛋白中,与甲状腺关系最密切的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脱碘酶及硫氧还原蛋白还原酶。
缺硒:致甲状腺肿大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地甲肿与硒有关。在山西的调查表明:忻州地区病村与健康村饮水中碘无显著差异,健康村的硒明显高于病村;晋东南地区水碘、水硒健康村与病村均有显著差异,健康村水硒含量高于病村。
调查发现,高碘区饮水中硒显著高于健康区,低碘区硒显著低于健康区。也有学者报道,地甲病区饮水中I、Li、Br、Mn、B、Se等元素与病情有关,前5种病区低于非病区(P0.),硒则高于非病区(P0.05)。
对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硒含量,也提示出地甲肿、地克病与硒有关。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有T3和T4两种类型,T3的生物活性远大于T4。生理状态下,甲状腺主要合成T4及少量的T3,而T3则主要在外周组织由脱碘酶将T4脱碘转化而来。当人体内硒浓度降低时,可引起外周组织和垂体中的脱碘酶活性降低,T4转化为T3受阻,T3生成减少。T3降低,对垂体促甲状腺素的反馈抑制减弱,导致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硒也影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产生的过氧化物清除减少,继而引起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甲状腺肿大。研究显示,在甲状腺肿大儿童中,血浆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着降低。
补硒:促使甲状腺疾病康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严重缺硒地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发生率很高。硒蛋白是抗氧化剂,也是抗炎剂,人体在缺硒时自由基清除不足,不仅可改变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的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诱发甲状腺疾病。还可使已有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病情加重。
经补硒治疗,可以减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使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降低。特别是基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较高的患者获益尤为明显。此外,补硒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也有一定疗效。
甲状腺疾病要补硒---硒尔康硒是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营养学家认为硒是人体健康的必需营养素。硒缺乏,将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将发生甲状腺相关疾病。
硒可增加甲状腺对碘的摄取,硒缺乏不仅影响甲状腺摄取碘,还可使脱碘酶活性降低,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甲状腺肿大。研究表明,若缺碘的地区,接受硒碘同时补充的人群,1年后甲状腺肿大率明显下降,而单纯补碘人群则下降不显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碘硒双补提高了脱碘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改善甲状腺激素代谢,抑制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减轻甲状腺肿大。
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儿童,给予硒还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智力、改善听力。
硒可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炎症反应,还可提高机体防御功能,增进免疫能力,降低甲状腺癌发生的危险性。
碘地区的甲状腺肿病人以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者,适当补硒,有利于肿大的甲状腺缩小,并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改善免疫状态,对疾病的恢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