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017-4-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甲减的病因比较复杂,一原发性多见,其次为垂体性,其他少见。原发性甲减中又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最常见。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
原发性甲减
(1)甲状腺组织受损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一过性甲减(产后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
医源性甲减(手术、放射性碘治疗)
先天性甲状腺缺损或甲状腺发育不良
(2)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释放功能缺陷
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先天性缺陷
碘过多或碘缺乏
药源性(抗甲状腺药物、锂盐、致甲状腺肿化学药物)
中枢性甲减
(1)下丘脑/垂体组织受损
肿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
创伤(手术、脑外伤、放射性损伤)血管性(垂体缺血性坏死、出血、垂体柄阻断综合征、颈内动脉瘤)
感染(脓肿、结核、梅毒、弓形虫病)
先天性(垂体发育不全、先天性颅底脑膨出)
(2)TSH生物合成、释放或功能缺陷
编码TRH受体、TSH-β或Pit-1基因突变
药源性(多巴胺、糖皮质激素、左甲状腺素撤药)
外周型甲减
部分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一)原发性甲减
最早症状是出汗减少、不耐寒、动作缓慢、精神萎靡、疲乏、嗜睡、智力减退、体重增加、大便秘结等。
1.低代谢症群疲乏、行动迟缓、嗜睡、记忆力明显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怕冷、无汗,体温低于正常。
2.黏液性水肿面容表情淡漠,面颊及及眼睑虚肿,垂体性黏液性水肿有时颜面胖圆,犹如满月。
3.皮肤患者常因贫血致皮肤苍白。因血浆胡萝卜素的含量升高,常使皮肤呈现特殊的姜黄色,且粗糙、少光泽,干而厚、冷,多鳞屑和角化,尤以手、臂、大腿为明显,可有角化过度的皮肤表现。有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2/3加。指甲生长缓慢,厚脆,表面有裂纹。腋毛和阴毛脱落。
4.精神神经系统可出现精神迟钝,嗜睡,理解力和记忆里减退。视力、听觉、触觉、嗅觉均迟钝,伴有耳鸣,头晕。有时可呈神经质,发生妄想、幻觉、抑郁或狂躁。
5.肌肉与骨骼主要表现肌肉软弱无力。跟腱反射的迟缓时间明显延长。
6.心血管系统脉搏缓慢,心动过缓,心音低弱,心排出量减低,常为正常的一半。中老年妇女可有血压增高。
7.消化系统可有胃纳不振,畏食,腹胀,便秘,鼓肠,甚至发生巨结肠症及麻痹性肠梗阻。
8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皮质功能一半比正常低,血、尿皮质醇降低,ACTH分泌正常或降低,ACTH兴奋反应延迟,但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9.呼吸系统呼吸浅而弱,对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换气反应减弱。
10.血液系统甲减患者中2/3可有轻、中度正常色素或低色素小红细胞型贫血少数有恶性贫血。
11.黏液性水肿昏迷多见于老年长期未获治疗者,大多在冬季寒冷时发病,受寒及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临床表现为嗜睡,四肢松弛、反射消失,低体温(<35°C),呼吸徐缓,心动过缓,心音微弱,血压下降,甚至昏迷、休克,可伴发心、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二)中枢性甲减
中枢性甲减的临床表现较轻,且常不伴有甲状腺肿大。中枢性甲减有如下特点:1.常有下丘脑--垂体病变本身所致症状,如头痛、视力受损、向心性肥胖、溢乳等;2.多合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异常,表现出性欲减退、闭经、皮肤苍白、头晕或低血压等;3.可出现下丘脑-神经垂体受损症状,如多尿;4.体重减轻,血脂多正常;5.黏液性水肿、心包积液极少见。
(一)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a.血红蛋白和红细胞;b.生化指标:甲减患者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C升高,β-脂蛋白增高,HDL-C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血清CK、LDH增高。基础代谢率降低,常在30%~45%以下。血中胡萝卜素增高尿17-酮类固醇、17-羟皮质类固醇降低。糖耐量试验呈低平曲线,胰岛素释放反应延迟。
2.甲状腺激素测定
(1)血清TT3和TT4:甲减患者TT4常小于4ug/dl。较重甲减患者的血清TT3和TT4均降低,轻型甲减、中枢性甲减的TT3不一定下降。
(2)血清FT3和FT4:原发性甲减患者一般两者均下降,轻型甲减、甲减初期多以FT4下降为主。中枢性甲减FT3一般在正常水平,FT4对诊断中枢性甲减准确性最高。
(3)血清TSH:原发性甲减TSH和甲状腺激素有着非常好的负相关关系,它比FT4更能敏感的反映甲状腺的储备功能,血清sTSH和uTSH测定是诊断甲减的重要指标。
(4)TGAb和TPOAb: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两种抗体的滴度很高,阳性率几乎达%。持续高滴度的TGAb和TPOAb常预示日后发生自发性甲减的可能性大。
3.动态试验:TRH兴奋试验,垂体分泌功能检测,过氯酸钾排泄试验。
(二)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低电压,窦性心动过缓,T波低平或倒置,偶有P-R间期延长(A-V传到阻滞)及QRS波时限增加。
(三)影像学检查:头颅平片、CT、磁共振或脑室造影有助于鉴别垂体肿瘤、下丘脑或其他引起甲减的颅内肿瘤。
(四)脑电图检查:轻度甲减患者既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35%的患者有脑电图改变,以弥散性背景性电波活动为最常见。
1.症状和体征:①怕冷、低体温、动作迟缓、精神萎靡、顽固性便秘;②皮肤苍白或姜黄色,表情淡漠;③唇厚、发声不清、声音低哑;④头发干燥稀疏,眉毛、睫毛脱落。
2.实验室检查:血清TSH增高,FT4升高,诊断甲状腺激素抵抗;TSH升高,FT4正常,诊断亚临床甲减;TSH升高,FT4减低,诊断原发性甲减。TSH减低或正常或稍高(小于正常2倍),TT4、FT4减低,考虑中枢性甲减可能。
3.病因诊断①详细询问病史②全面体格检查③完善辅助检查。
(一)原发性甲减与中枢性甲减鉴别
中枢性甲减原发性甲减
临床表现
吃糖激素缺乏症状联合垂体激素缺乏表现少见
甲状腺肿少见通常存在
TSH低、正常、轻度升高(低于2倍)通常高于4.5mU/L
抗甲状腺抗体无有
TRH兴奋试验异常正常
(二)甲减与其他疾病鉴别:低T3综合征,贫血,浆膜腔积液,特发性水肿,垂体瘤。
1.甲状腺激素制剂甲状腺的替代治疗所采用的甲状腺激素制剂有三种,干燥甲状腺片、左甲状腺素(L-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2.L-T4替代治疗的方法治疗的目标是将患者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同时防止过度替代导致的房颤、骨质疏松症、心绞痛等不良反应。具体原则如下:
(1)剂量个体化治疗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合并用药等情况个体户制定。成年患者L-T4替代剂量50-μg/d,评均μg/d,按体重计算的剂量为1.6~1.8μg/(kg.d);老年患者则需要较小剂量,大约1.0μg/(kg.d);妊娠时为保障胎儿正常发育,剂量需要增加30%~50%;甲状腺癌患者为防止复发,剂量较大,为2.2μg/(kg.d)。L~T4最好饭前服用,与其他药物服用间隔应当﹥4小时。(2)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小于50岁既往无心脏疾患者可尽快大道完全替代剂量;大于50岁患者服药前常需评估心脏情况,一般从25~50μg/d起始,每1~2周增加25μg,直到达标;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起始剂量宜小,调整剂量宜慢,防止诱发和加重心脏病情。
(3)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补充甲状腺素,重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平衡的时间需要4~6周,故治疗初期,没4~6周复查一次激素水平作为调整剂量的依据。完全替代后,可6~12月查一次。
甲状腺激素制剂需要调整的情况
需要增加剂量的情况可能的机制
A.合并用药: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舍曲林增加甲状腺的清除
B.合并用药:考来烯胺、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干扰甲状腺素肠道
硫酸亚铁、碳酸钙、膳食纤维补充剂吸收
C.妊娠、雌激素治疗增加血清TBG浓度
D.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分泌甲状腺素的腺体减少
需要减少剂量的情况
高龄减少甲状腺素的清除
合并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甲状腺激素增加心肌耗氧量
(4)不良反应:①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应及时减量;②诱发心脏病,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可用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药等药治疗,停药一周后在考虑从小剂量开始服用;③骨质疏松症;④肌肉功能受损。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症的治疗
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可予调脂治疗。合并心包积液的患者,应及时补充甲状腺素,若心包积液不能消退或出现心脏压塞,可行心包穿刺,必要时考虑心包切开手术。合并心衰,应慎重使用洋地黄,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三)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抢救
黏液性水肿昏迷又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昏迷或甲减危象,是长期未正规治疗的甲减患者晚期阶段,预后差,死亡率高达60%。
1.全身支持治疗低体温处理只能保温,不能加温,加温会增加外周学过扩张,加重低血容量性休克;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严密监测液体出入量及电解质动态变化,警惕容量过多、低钠血症;糖皮质激素静滴增加应激能力,常用剂量为氢化可的松`mg/d持续静滴,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2.补充甲状腺素首选T3静脉注射,每4小时10μg,直至症状改善,清醒后改口服;或L-T4首次静脉注射μg,以后每日50μg,至患者清醒后改口服;若无静脉制剂,可用L-T4口服片剂鼻饲,首次~μg,以后每日50μg,至患者清醒后改口服。
3.控制感染,积极寻找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