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会场励精图治振翅扬翼第八届全国甲
2019-2-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6月23日,第八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四届浙江(国际)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在杭州正式开始!
本次大会由开幕式、主题演讲等多部分组成,主会场和三大分会场联动,大咖云集,阵容强大,内容精彩纷呈。本文将带大家领略主会场的精彩议程:
精彩主题演讲
第一节:王可敬教授、秦建武教授、林岩松教授主持高明教授——十年发展,五年崛起——CATO成立期间甲状腺癌诊疗进展
医院高明教授开幕式后开篇详谈了近10年来甲状腺肿瘤学科快速发展和近5年来迅速崛起以及一些相关理念的更新,伴随着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CATO)成立以来中国甲状腺肿瘤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等方面。高明教授指出:“CATO成立以来的5年,是学术团体的增强,带来的是全国甲状腺癌领域不断奋进的医务工作者的团结与拼搏交流,更是我国规范化治疗推进的重要体现。CATO更像是一条联系大家的纽带,将中国甲状腺癌事业奋进中的人联络并增强感情,共同向着大家共有的目标不断前行。”
滕卫平教授——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现代观点
中国医院滕卫平教授从就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发展史、诊断、临床分型和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现代观点》。滕卫平教授分别讲解了原发性和继发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临床表现、病理图片和一些相关的实验检查。对于桥本甲状腺炎(AIT)的治疗要从不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患者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达到治疗最优效果。同时认为:“AIT患病率颇高,AIT伴临床甲减者占1%,AIT伴亚临床甲减者2.8%,甲状腺抗体(TPOAb,TgAb)是诊断AIT的金指标,AIT发病隐袭,误诊率较高,AIT一般需要L-T4终生替代治疗。”
RicardoV.LloydMD.PhD.教授——HistopathologyofThyroidTumorsand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inThyroidTumors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病理科主任及生物样本库主任RicardoV.LloydMD.PhD.教授介绍了版WHO肿瘤病理诊断标准中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NIFTP的诊断标准和预后分析,阐述他在甲状腺肿瘤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及外泌体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Ito教授——Treatmentfor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inJapan
日本Kuma医院Ito教授从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因素、日本指南中的危险分层和针对各分层给予的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日本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Ito教授指出:基于术前及术中观察研究,认为年龄(≥55years)、男性、腺外侵犯、M1远处转移、N1淋巴结转移(特别是转移淋巴结3cm)和肿瘤大小(4cm)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Ito教授认为:“只有大约2%的PTC患者死于甲状腺癌;通过术前和术中发现,正确区分高危患者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要;对于Tg-Ab(-)病例,基于患者Tg水平变化的随访相当有效。”
第二节:赵代伟教授、郭朱明教授、陆汉魁教授主持
吴毅教授——浅谈甲状腺外科医生的医学人文
医院吴毅教授开篇举例了年Kocher医生发现的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粘液性水肿的病例以及早期手术后的一位10岁儿童术后因甲减而至呆小症,呼吁医学人文关怀。特别是疾病谱已经或正在发生非常广泛、深刻和急剧的变化情况下,我们不应过分强调肿瘤清除的彻底性,在考虑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应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化治疗并不是医疗的格式化、机械化治疗,而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与病情的变化,灵活施治。吴毅教授最后提出目前要反对的是施治的自由化,要提倡推陈出新,鼓励创新。
倪鑫教授——儿童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
首都医科医院倪鑫教授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化脓性甲状腺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儿童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治。对于甲状腺结节,从目前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比例高于成人,需要慎重评估出发,强调了FNA在以及局部淋巴结状态在儿童甲状腺结节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提出了手术最小切除范围为腺叶切除,非单纯肿物切除以及良性肿物可合理使用微波、射频消融等微创治疗手段的观点。对于甲状腺癌,单个实性结节更需高度怀疑恶性,强调了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保护。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儿童,表明甲亢危象的预防与处理内、外科协作是成功治疗的关键。对于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应首先考虑先天性梨状窝瘘可能,及早进行支撑喉镜探查可降低漏诊误诊率。倪鑫教授为儿童甲状腺方面的疾病提供一定的诊疗思路。
田文教授——甲状腺癌规范化诊治
医院的田文教授介绍了国内外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并进行了比较。田文教授强调在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中,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保护非常重要,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应避免对两者不必要的损伤。淋巴结的清扫范围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并按照中国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指南处理肿瘤原发灶和淋巴结。甲状腺癌的治疗应结合中国甲状腺癌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在国外诊治甲状腺癌的基础上,制定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甲状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从而有效提高中国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KyungTae教授——腔镜及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最新进展
韩国汉阳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主任Tae教授本次大会详细介绍了腔镜及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发展历程,颈外途径进行甲状腺手术的各种手术方式。结合自身年开始开展腔镜及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经验,重点介绍了“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无充气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优势。Tae教授指出,各种颈外入路的术式各具优势,对于高度选择的甲状腺˙肿瘤病人,甲状腺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既可保证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又能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和功能保全。
Papini教授——
意大利罗马阿尔巴ReginaApostolorum医院内分泌科的EnricoPapini教授就“甲状腺结节的射频治疗:欧洲多中心研究及指南介绍”做了介绍。认为热消融能有效缩小结节体积,改善压迫症状,而且手术过程仅需局麻,病患耐受性较好,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也很小。同时也探索了甲状腺癌的微创治疗,指出在一些复发性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多次手术再发、碘放射治疗无效等特殊患者,是否可以考虑微创治疗作为除手术之外的其他疗法。对此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一些病例和实验,证实对转移性结节行激光消融微创疗法是可行的。另外,对于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Papini教授也提出了一些总结性的意见,他认为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仍需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并在多学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下午主题演讲
第一节:王宇教授、李晓江教授、曾庆东教授主持
叶蕾教授——甲状腺髓样癌的诊疗关键与进展
上海医院叶蕾教授指出髓样癌具有易淋巴结转移,易复发的特点,临床上多以降钙素作为甲状腺髓样癌诊断的特异指标。甲状腺髓样癌中大约有25%的髓样癌为胚系RET基因突变导致,其临床表现多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遗传性的髓样癌因发病进展可能更早,可针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性甲状腺切除;基于RET基因检测在髓样癌的确诊和治疗过程中就有重要意义。
魏文强教授——中国甲状腺癌流行现况
中医院肿瘤登记办公室的魏文强教授从全球甲状腺流行概况、中国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国甲状腺的趋势变化、中国癌症生存情况四个方面说明了现代中国甲状腺癌流行情况。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领域的进步,5年来的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升,但仍有提升的空间,需要我们各甲状腺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
杨明教授——LncRNAGAS8-AS1功能鉴定和抑癌分子机制研究
医院杨明教授带来了甲状腺领域对LncRNAGAS8-AS1课题研究做了细致的成果分享。杨教授从对PTC全外显子测序发现LncRNAGAS8-AS1进行切入,到明确目前LncRNAGAS8-AS1研究对甲状腺诊疗如何发生的具体作用做了具体阐释,详细介绍了GAS8-AS1抑癌分子机制对甲状腺诊疗的重要作用。随着未来医疗技术的发展,相信越来越多的基因信息会被精准识别,相关领域在甲状腺基因的序列、结构及功能等各个层面的研究对整个甲状腺诊疗学术领域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陆汉魁教授——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碘清甲治疗的是与非
上海交通医院陆汉魁教授的专题分享中对要不要做RAI清甲治疗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碘清甲治疗的历史发展,通过案例、文献形象的分析说明了国外前沿领域对清甲治疗的变化趋势,并着重强调了治疗过程中注重对人文的关怀。最后陆教授还提到DTC术后病理诊断5个淋巴结转移建议做RAI治疗,但更应该明确是否真的需要清甲治疗,注重碘治疗带来的副反应,过多治疗可能无益,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治疗。
第二节:孙文海教授、许坚教授、余建军教授主持
于津浦教授——多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和预后危险度分层中的应用
医院于津浦教授从甲状腺病理类型、基因特征上的差异出发给我们展开了多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和预后危险度分层中应用的分享。指出基因检测可协助进行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选择什么样的病人适合手术,以及如何对不需要手术的病人做到精准筛选。基因检测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判断已经成为国内专家共识推荐,甲状腺癌驱动基因的基本情况,可做良恶性渐变,协助病理进行亚型分析等。希望将来,DMA、RNA整合的检测将会成为甲状腺研究确诊的新趋势。
黄晓明教授——颈外免注气内镜及机器人甲状腺手术
中医院的黄晓明教授针对目前甲状腺肿瘤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了比较,手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等对照深入研究,总结评价出多种术式优劣。认为最新的机器人治疗代表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与传统内镜相比,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具有更安全、可行、有效的优点,但机器人手术也有相对严谨的适应症和手术条件,其中PTMC是内镜/机器人手术的较佳适应证,而术者必须具备内镜/机器人完成颈清扫术的能力,因此机器人的推广须在手术适应证进一步拓展上进行科学证实,远期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绍严教授——甲状腺癌侧颈清扫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策略
中医院的刘绍严教授对PTC复发的特点、再手术的难点、术前评估和准备、外科治疗、术后管理和疗效进行了相关分享。刘教授重点指出复发PTC因其难以平衡根治和功能保护的特点,对其再手术的治疗必须需要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进行,而且需要多学科协同治疗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传统的治疗方式证明,对于恶性肿瘤的首次治疗方案的拟定十分的关键,必须进行术前充分的评估及划定合理的手术范围,对甲状腺癌的根治切除和术后辅助治疗仍是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三节主持:刘跃武教授、胡万宁教授、张杰武教授
张晟教授——甲状腺癌精准诊疗中超声角色
医院张晟教授从甲状腺肿物超声评估、甲状腺癌原发灶及继发灶超声精准评估、超声介导FNA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肿物中的应用和评估以及US-FNA联合基因突变检测在不明确诊断部分中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超声影像在甲状腺癌精准诊疗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张彬教授——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不同入路的临床经验
医院张彬教授从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优点、4种手术入路的方式和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不同入路的临床经验。张彬教授介绍到目前临床上开展的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入路包括双侧腋乳入路(BABA入路)、经腋窝入路(TAA)、经耳后入路(除皱切口)(RAA)和经口腔前庭入路(TORT)4种方式,每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张诠教授——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探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诠教授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探索。张诠教授研究结果表明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腺外组织侵犯、侧颈淋巴结超声特点和VI区淋巴结转移4个因素相关,对于存在VI区淋巴结转移、超声显示侧颈淋巴结淋巴门消失和腺外组织侵犯建议行选择性侧颈择区淋巴结清扫术。
张园教授——江苏地区甲状腺癌诊疗中存在问题及流程解读
医院张园教授从甲状腺癌流行病学、现存问题、ATA指南解读、版微小癌中国专家共识、年韩国RFA适应症和禁忌症、中国RFA适应症和甲状腺癌诊治流程图解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江苏地区甲状腺癌诊疗中的存在问题及流程解读。甲状腺癌诊治流程图包括江苏地区甲状腺癌诊疗流程、DTC初始术后危险度分层、TSH替代抑制治疗流程、甲状腺结节超声及FNA诊断流程、I治疗流程等方面,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体征、诊断、治疗、随访等内容一目了然。
第四节:艾志龙教授、于洋教授、秦华东教授主持
李超教授——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及个体化修复与功能重建策略
医院李超教授从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气管、食道、喉部和血管等部位并进行手术修复以及皮瓣选择的优点和策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及个体化修复与功能重建策略,最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进行了喉返神经侵犯手术修复的视频播放。
刘辉教授——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
医院刘辉教授从甲状腺癌发病率、治疗计划的白癜风根治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